Credit: _nicokoch@Instagram

 

一百萬的問題:要拍出一張好照片最重要的元素是甚麼?

A. 鏡頭

B. 相機

C. 攝影師

 

Credit: z.a.o_@Instagram

 

答案是D — 曝光!(不要打我)

光線是攝影最重要且必須的條件。即使你有多麼高級的鏡頭、使用的是徠卡或哈蘇、甚至你的構思有多驚為天人,沒有光的話影像都只會化為一片漆黑。

掌握光線,就是攝影師需要擁有的基礎。

 

因此每個攝影新手的第一堂課,就是要學會曝光。

影響成像曝光的因素有三個:光圈、快門和感光度 (ISO),它們便是令新手聞風喪膽的「曝光三角」。

其實要理解曝光三角並沒有想像中困難,只需要五分鐘時間即可 — 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吧!

 

Credit: tommiviitala@Instagram

 

1. 光圈 (Aperture)

 

光圈大小會影響進光量和景深。

光圈跟進光量是正比關係,可以想像光圈就是鏡頭上的一扇窗:

光圈越大 = 窗子越大 = 更多進光量,反之亦然。

而光圈的F值數字越小,則代表光圈越大:例如光圈F/1.4會比F/5.6大。

 

圖左:光圈F/1.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圖右:光圈F/4

 

景深是對焦點的前後範圍。光圈越大,景深越淺,因此可以拍攝出主體清晰、背景虛化的照片;

同樣地光圈越小,景深則越深,可以拍攝出成像上的事物不論遠近皆不會失焦的照片。

 

Credit: maleyphoto@Instagram

 

2. 快門 (Shutter Speed)

 

快門的速度影響曝光時間和動態模糊。

快門跟進光量是反比關係。如果光圈是一扇窗,快門速度就是你把窗子打開的時間:

快門速度越慢 = 窗子打開的時間更久 = 更多的進光量,反之亦然。

快門速度以秒為單位,例如1/200秒的快門會比2秒的快門為快。

 

Credit: seda.tekemen@Instagram

 

快門如何影響動態模糊?舉例你在用1/2秒的快門拍攝賽車。由於主體移動速度很快,在你曝光的這半秒期間它可能已經離開了你的畫面,最後只拍攝到一道軌跡;

相反如果你用1/4000秒的高速快門,便可以拍攝到清晰的賽車影像。

 

Credit: sagaofspeed@Instagram

 

3. 感光度 (ISO)

 

感光度會影響曝光和成像的清晰度。

感光度是對光線的敏感度,它跟曝光成正比關係:

感光度越高 = 對光線越靈敏 = 成像更光,反之亦然。

一般底片的感光度大概是100 - 3200,而現在的數碼相機甚至可達數十萬。

 

Credit: PictureCorrect

 

可是越高的感光度會出現越多的雜訊/噪點,影響成像的清晰度。因此一般來說,我們都會希望盡可能地保留低的感光度較佳。

 

Credit: Aurora Service Tours

 

最後來一個總結畫面:

 

 

相信大家已經對曝光三角有初步的了解。現在就拿起相機外出賺取實戰經驗吧!每次按下快門前先不要著急,慢慢思考一下需要如何調整好曝光,很快便能得心應手了!

 

Written by Ian